兩天前還在烏鎮把酒言歡的雷軍,美國時間12月5日已經站在了高通年度新品發布的現場。“小米下一代旗艦手機將搭載最新的驍龍845”,雷軍志在必得。
不到十分鐘的演講,雷軍介紹了小米MIX2、新零售、IoT平臺、國際化、專利。他想盡可能全面地表達小米到底是怎樣一家公司。在眾多供應鏈合作伙伴面前,他還拋出一連串好消息。“我最自豪的是,第三季度小米增長率達到102.6%。”
小米回來了,那個斗志昂揚的雷軍也回來了。
衡量企業家狀態是否在線的一個重要信號是,看他如何在公開場合表達對企業未來的期許。“小米2018年有99%的可能性進入世界500強”,“十年后,小米有50%的可能性營收過萬億”,“那時,小米可能成為中國品牌、中國制造的代言人”。很難想象這些略顯輕狂之語均出自雷軍之口。
雷軍接受《中國企業家》專訪當天,正是小米之家深圳旗艦店開業之日。經過一個上午的開業慶典,他似乎有些疲倦,要了一杯咖啡陷在沙發里,聊起上述小米愿景引起熱議,他忍不住解釋,“大家老覺得我好像很狂妄,其實我是挺低調的一個人。”
手機行業的殘酷在于,一旦下滑就是一條不歸路,過去幾年銳減的手機品牌數就是最好的佐證。如今,華為、小米、oppo、vivo、蘋果占據超過70%的市場份額,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。更重要的是,迄今為止還沒有哪個被淘汰的選手再次站到賽場。小米是個例外。
不到三年,小米便劃出一條下滑又觸底反彈的反拋物線:首開全面屏先河,MIX2贏得良好的口碑,線下店做得風生水起。雷軍用行動力在驗證小米的核心商業模式,小米首先是一家手機公司,還是一家新零售公司。
事實上,復蘇比預想中來得要早,在雷軍的時間表中,小米或許在2018年開始反彈。2017年尚未結束,小米已經拿下幾個“史上第一”。9月份開始,連續三個月月交付突破1000萬臺,截止到10月,年度出貨量超過7000萬,也是在當月,小米營收破千億。
破千億,是雷軍在今年年初提出的“小目標”,“那個時候我就知道補課補得差不多了。”雷軍性格驕傲,2016年初小米滑入低谷,他提出口號“開心就好”。他是在讓自己放松,讓員工放松,一旦勢頭回來,他又對員工說,“小米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”。
“過去兩年我們被蹂躪得不行,都說小米要關門了。”走出低谷后的雷軍主動自嘲,甚至有問題在他看來是一件好事,“說明公司足夠有活力,要是沒問題了,這個公司估計也不行了。現在我們的問題很多,重點是怎么找到關鍵的那兩三個問題。”